服务热线:
大城小爱 不要消失啊我们爱过恨过醉过的解放西!
发布时间: 2024-08-04 09:23:47 |   作者: 成功案例

  长沙一直以来都是幸福指数比较高的城市之一。这里的解放西路全国闻名,留下过很多长沙人的回忆。一位80后的同事曾经在学生时代是解放西路的常客,作为一枚文艺女汉子,在荷尔蒙爆棚的青葱岁月,她把自己半个青春都抛洒在了这条长不过2公里的街上,留下了太多的故事以及“事故”,呵呵。

  比如曾经在可可清吧,因为失恋嚎啕大哭。比如曾经在蜉蝣酒吧,因为另一个客人的霸道无理双方便打了起来......

  说这个并非是要揭她的老底,而是想借助她这类典型的生活在长沙的80后,揭开蒙在解放西身上的一层面纱,有关它的历史、文化和故事。

  我同事说,真正的泡吧应该是“串吧”,就是一个晚上去三四个酒吧玩。先去吵一点的酒吧疯,然后再去安静的清吧聊会天,玩游戏,或者是反过来。最后再去另一个“场子”和另一拨朋友继续嗨。最后的最后是夜宵。

  从去年苏荷酒吧的停业,到今年七夕乐巢的关门,以及近期酒吧纷纷“撤离”的状况。解放西路引起了全长沙人的注意。我们也采访到了四位资深的业内人士。

  解放西路夜场的杠把子,应该是可可清吧、玛格丽特、魅力四射这三家酒吧了。不过这条路上的可可清吧在几年前就关闭了。

  玛格丽特的创始人曾在美国留过学。取名“玛格丽特”,一是因为有一款鸡尾酒的名字是这个,二来它也是一个人的名字,三是在国外“玛格丽特”是一个地名。

  李天阳说,酒吧一开始进入长沙还不属于街头文化,只是酒店里的某个娱乐元素。以Lounge bar的形式出现,即“酒廊”的意思。

  当时人们认为泡吧是一种很时尚很潮的事情,现在来酒吧纯粹就为了放松,已经变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在玛格丽特刚起步的时候,还曾经邀请电台的DJ到现场做音乐直播,每天一个小时。

  曾经有个客人跟李天阳说,你们酒吧拆散了很多家庭。李天阳说,但酒吧也成就了很多家庭,很多客人都是在这里认识相爱结婚,还会来这里搞结婚周年庆,这不也是可喜可贺的事情么。之前还有一个很著名的导演来到长沙的酒吧,当时他正为一个剧本非常的苦恼,后来他在玛格丽特喝到微醺,在整个人放松的状态下他终于写出了这个剧本。

  现在来玛格丽特的客人,都是老客户以长沙本地人为主,70、80后是这里的主要消费群体。玛格丽特并不一味追求大客户群体,不管你是来喝一杯酒还是来买一套啤酒就走,都会同等对待。

  谈起解放西路酒吧的现状,李天阳说,每一个事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力,经历了几年之后,它必然面临着更新换代。解放西路是全国有名的一条街道,是长沙的一张文化名片,希望我们大家能够支持我们。

  解放西路上最早的一家酒吧是可可清吧,一呆就是12年,不过在2012年2月份便由于门面到期租约没谈好停止了营业。

  当时屈强说过,多年前,司门口到沿江风光带的这条路才刚刚拉通,虽然解放西路的可可清吧所在的这栋九层楼的房子不起眼,但在当时可算是高楼了。作为老长沙,大家一直认定五一商圈会是长沙最繁华的商圈,所以在这条刚刚拉通的路边插下了酒吧旗帜。

  那时的解放西路生意就远不如刚开始兴起的几年好做。将近十年的时间,门店月租已从100元/平米左右涨到了200元-500元/平米,再加上人员成本,利润迅速被摊薄。最重要的是酒吧不断新增,而消费能力并没有相应大幅度上升,所以客流竞争越来越激烈。

  屈强说,大家都看到解放西路每天夜里繁华如昼,又有多少人注意到,那些酒吧的招牌一次又一次更换呢?一座城市是需要酒吧的。他去美国硅谷旅行时,每当夜晚来临,那些互联网公司的工程师穿着一身geek的打扮,在酒吧里肆意地喝酒和聊天,宣泄着白天的工作压力。

  酒吧对城市来说,是一个情绪的出口。现在的可可清吧依旧有一批固定忠实的消费群支持着,慢慢的变多的都市白领都愿意选择安静一点的地方解压,还有一些人来可可清吧更是因为一种情结。

  和陈戈聊天时,开篇他就表示曾经的辉煌没什么可以怀念的,新的发展模式才是当下所以业内人员应该思考和讨论的一个问题。是否能转型成功,是否能在竞争非常激烈的业内生存下来,才是当下要考虑的重中之重。

  这些年陈戈一直和圈内志同道合的朋友做音乐推广,他认为一个城市最有价值的是有没有文化,而不是有多少栋高楼大厦。因此他们在2010年的时候发起“长沙国际爵士音乐周”,特别是在2011年的时候,还请到世界著名爵士乐手艾迪・戈麦斯来演出。不过很遗憾的是,因为这类文化在长沙并没有普及,了解的人并不多。

  2016年开始,整个经济都在转型,消费者的观念也在转变。而现在的消费群以90、00后为主,但他们并不再倾向去酒吧玩,更愿意在家里或者小的环境,或者直接在组队玩网游,所以才会有“宅文化”“懒人经济”的诞生,大部分年轻人都觉得现在的酒吧是“老人家”玩的东西。

  一直以来,陈戈都认为酒吧只是一个载体,它所承载的内容才是最重要的。因而FUYOU+的转型,将会以“数字音乐餐吧”的形式出现在大众的眼前,在这里除了有餐食,还有“裸眼3D”阅读等“黑科技”的体验。

  或许,未来在解放西路的酒吧,正确的转型模式,足够的资源资金的注入,才有机会活下来。

  晶晶是解放西路上蜉蝣酒吧的创始人之一,她在开酒吧之前曾在八点半酒吧做美工,后来就一直从事酒吧行业。她也是一位塔罗牌师,提起“蜉蝣晶晶”很多业内业外人士都不会陌生。她还在蜉蝣的时候知名主播杜海涛和吴昕都找她去算过塔罗牌.......

  对于解放西路目前的现状,晶晶非常肯定的说这是一种必然趋势。她认为之前长沙酒吧传统的模式大部分是不健康、消极的,并且她本人对此极度厌恶。

  晶晶说喝酒也可以很健康,香港的酒吧模式就是她极为推崇的一类。那边的酒吧会把座位放到路边,只是卖酒,为广大购买的人提供一个放松的地方。相对的纯粹和透明。

  晶晶表示,虽然传统的模式陪伴我们长大,但习惯是能改变的。酒吧就应该让更有文化和内涵的东西去填充。比如做一些活动,教别人怎么去欣赏爵士、民谣。提倡积极的能量才能做下去,且酒吧老板一定要有自己的规则和原则,才会培养出相应的客人。“如果你不具备这种能力就别害人。”

  她说或许到明年3月解放西会有一个复苏。现在晶晶已不再经营酒吧,她在书院路上开了一家素斋馆。晶晶觉得酒是有“业障”的,所以开素斋馆之后就潜心修佛。

  (注:八点半是多年前长沙的一家老酒吧,最初以相亲交友的模式开办起来,后来倒闭。)

  其实,在亲自去了一趟解放西路之后。发现人和车依旧很多,道路依旧拥堵,似乎并没有传说中的“凄凉”状。看马路两旁,还是灯红酒绿,只是之前我们熟悉的灯并没有全部亮起来。当然,作为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一份子,我们都希望解放西路这张文化名片可以再现辉煌,越来越有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