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洋葱学院杨临风:用技术助力校内课程全面升级助推教育高质量发
发布时间: 2024-06-07 16:40:12 |   作者: 新闻中心

  新京报讯(记者刘洋)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教育公司能够发挥哪些作用?技术的进步,可否破解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难题?4月16日下午,新京报主办的2021新京智库春季峰会的教育论坛上,来自教育主管部门、北京公立学校以及头部教育企业的领导、负责人,三方一同探讨“校内外教育信息化共进”的话题。作为教育企业代表,洋葱学院联合创始人兼CEO杨临风分享了企业在校内校外协同推进信息化建设中所做的工作以及他对“互联网+教育”的理解。

  教育信息化是引发教育深层次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动力,事关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大计。近几年,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进教育信息化事业的发展,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教育公平。

  对于教育信息化建设,杨临风深有感触,在2003年的非典时期,当时还是初三学生的他在学校提供的“云课堂”学习。如今,作为教育企业的创始人,在这场疫情中,他主动担起了社会责任,热情参加,帮助学生们线上学习、教师们线上工作。

  “严格意义上讲,我们不是校外机构,我们是一家致力于为学校教育提供辅助,通过信息技术促进学校实现课程全面升级,从而提升教学质量的教育科技公司。”杨临风介绍,洋葱学院一直关注如何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开拓新的教育形式,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着手,帮助学生有效、高效地学习,助力教师开展个性化的教学。作为教育科技公司,如何助力学校解决日常学生面临的发展、成长和教学问题?杨临风认为,企业首先要知道学校到底在教学生什么。

  杨临风介绍,目前,很多校外培训机构承担的是学生的二次学习,而学校面临非常大的问题是要面对全系列的教学,承担着帮助学生打开知识视野、建立兴趣和正常思考逻辑等任务。因此,从企业角度讲,思考和分辨学校要培育学生的哪几个方面,才可提供合适的资源、技术和产品,帮助学校更多的学生。

  具体来讲,课前,老师一般让学生预习,通过预习让学生有直观的学习经验,老师可以据此进行教学。洋葱学院便聚焦于此,帮助学生在上课之前就可以问题出发的方式学习,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堂上,老师要培育学生很多抽象的概念,受制于时间因素,仅靠老师既有的经验有时难以完成这些事情,我们大家可以把握这些知识的难点,帮助老师在课堂上为学生直观生动地演示。”杨临风介绍,公司能够通过技术助力老师极大地提升课堂容量,在课堂上有更多精力带着学生一起互动,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深度的学习体验。

  当学生们上完了课,洋葱学院帮助学校解决的问题是“个性化”。对于知识吸收好的学生,不应该重复已经教过的问题,因此,洋葱学院通过数据平台让老师识别这些学生,引导其他的学习兴趣;对于掌握程度相对有限的学生,传统的方式是通过作业识别出这些学生的学习问题,但是不能当场处理问题,因此洋葱学院用即时精准的学习内容推送帮助学生及时解决这些难点,“让学生不带着问题回家”。

  在推动教育公平方面,教育企业也在发挥着非消极作用。据杨临风介绍,在过去的七年中,洋葱学院把全部资源免费开放给全国五万多名乡村教师, “洋葱助教行动”还无偿为乡村老师们提供交流平台,包括线上线下的培训服务,“目前效果很好。”

  “不管是教育创新还是疫情期间的纯线上的教育,或是常态教育中,其实‘互联网+教育’有非常多的新形式可以探索,一旦我们把思路打开之后,这件事情真的能推动教育的公平发展。”

  杨临风表示,从十年前在教育公益机构向乡村学校捐电脑、铺建网络开始,他便注意到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但当时很多学校和老师对信息化并不是很熟悉,但跟着时间的推移,一线老师对教育信息化逐渐重视,可以明显看到教育信息化对一线教学的发展推动。

  在推动教育公平性中,洋葱学院也做出了很多尝试,积累了很多经验,也热情参加更多学校信息化的建设。

  2020年3月,针对基础教育阶段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的现实需求,在各地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教育部就逐步加强“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以下简称“三个课堂”)应用发布了指导意见。洋葱学院也参与到了“三个课堂”建设之中,此外,还参与了教育部在宁夏部署的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的试点工作,为石嘴山市21所学校提供常态化的智能教学助手,开展了上百场教学培训活动等。

  2020年7月,国家发改委联合了包括教育部在内的13个部门制定了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的相关意见,其中一条就是发展在线教育,提到“允许购买并适当使用合乎条件的社会化、市场化优秀在线课程资源,探索纳入部分教育阶段的日常教学体系,并在部分学校先行先试。”

  杨临风希望,未来能够正常的看到推动校内校外关于信息化合作相关政策的执行落地,“打破企业和学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环境导向逐渐改善,让慢慢的变多的公司参与到教育信息化的工作中,推动国家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