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吕斯达)“本地地瓜近期陆续上市,与往年相比,产量相对来说比较稳定,但有迹象显示,近年来,农贸市场的销售单价每年均有0.4元—0.6元/公斤的涨幅,且仍在稳步增长之中。”记者走访中了解到,有着“长寿食品”之誉的地瓜受到了市场的热烈欢迎,成了本地农民增收的又一致富产业。
“本地红心地瓜新鲜到货,零售价4元/公斤,量大优惠,25公斤装的每袋仅售85元。”在晋江古山农贸市场,一则写在纸皮上的简易“告示”,将大量的人流吸引到了摊贩许女士的店铺里来。地板上堆放着的地瓜,个头均匀、浑身紫红,看起来卖相上佳。许女士一边忙着称重、收钱,一边和记者说,地瓜已经开卖一段时间了,之前是从海南、广东等地调运过来的,近期上市的才是本地种植的。
在本地著名的地瓜种植专业村——南安市官桥镇曙光村,西山地瓜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童保水和记者说,经过不断的引种和选育,地瓜的品种很多,口感特性也呈多样化趋势,目前口碑最好的“曙光红”,田间收购价每公斤在4元左右,而高产的“曙光8号”也要2元以上。
“地瓜是一种很理想的主食粗粮,口感好,而且符合健康理念,受到慢慢的变多城市人群的喜爱,所以近年来的市场行情报价也在稳步增长。”泉州市农业局有关人员和记者说,研究显示,地瓜的热量比一般的米饭要低得多,吃了之后不用担心会发胖,而且它所富含的大量膳食纤维有促进胃肠蠕动、预防便秘的作用。
“地瓜是个铁庄稼,种它心里面踏实!”因为它不仅高产稳产,而且容易打理照料,具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耐旱耐瘠、病虫害较少等特点,在水肥条件较好的地方种植,一般亩产即可达2000—3000公斤。
“‘曙光红’每亩可产单块三两以上的商品薯2000公斤以上,而‘曙光八号’虽然口感相对较差,但亩产量最高,每亩产量可达5000公斤(1万斤)以上。”童保水和记者说,曙光村地瓜种植规模在500亩以上,预计年产地瓜可达150万公斤。
据悉,与水稻种植一样,本地的地瓜也分为“早薯”和“晚薯”两种,早薯在立夏之前开始种植,经由105天左右的生长周期,在立秋之前开始采收;而晚薯从农历七月中旬开始种植,经过120天的生长周期,农历十月中旬也可进行采收。
“从现在开始,到农历十一月之间,是地瓜大量上市的季节。”据介绍,地瓜的块根虽是无性营养体,无显著的成熟标准和收获期,但收获的早晚与地瓜产量、留种、贮藏、加工利用、轮作倒茬都有密切的关系,收获过早会降低产量,收获过晚易受低温冷害的影响。历年的经验显示,用以鲜食的早薯先期上市之后,待到农历十一月还会有大量用以冬储的地瓜进入农贸市场。
“地瓜一年种植一季,一次投入,多重收益,是投资少、亩产高、收入高的作物。”据悉,过去农户只注重地瓜的收成,如今在地瓜的“全身”下工夫。地瓜嫩叶被称为“皇后菜”,上市的时候,正是本地蔬菜的淡季,农户采摘嫩叶当做蔬菜销售,售价高,销量也好。
进入果实膨大期的地瓜,农户们把握好个头,适当的时候就开挖收获,“不贪图大个,早点进入市场卖得好价钱,更划算。”个头均匀的红薯一般也不需自己销售,商贩都会上门集中收购,不少销售大户还会采取“包田”的方式,自己雇佣工人开挖采收。卖完商品薯之后,个头太大不好卖的以及品相不好的残次品,则能够最终靠加工成地瓜干、地瓜淀粉进行销售。
“农户及时来更新观念,独辟蹊径,在科学种植和增收上做文章。对地瓜由过去粗放种植改为精细种植,由单一卖地瓜转变为枝叶、地瓜、地瓜干、地瓜淀粉‘全身’卖。精细的经营做法使地瓜种植成为本地农民增收的又一致富产业。”泉州市农业局有关人员表示。